论文摘要: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一篇优美的古代散文,同时又属于中国独特文学形式——文言文。近年来的“生态翻译学”研究视角为文言文翻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标准,本文从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层面对《兰亭集序》的译本进行分析,并就其标准优化文言文翻译,希对其翻译理论研究与实践有所促进。
关键词:《兰亭集序》;生态翻译学;文言文翻译
作者简介:蒋朝霞(1983.9-),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翻译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0--02
中国古代散文属于狭义的“美文”,它与历史散文和实用散文不同,其篇幅不长,大约百字到千字。其语言比较优美凝练, 以散为主, 杂以骈文, 其最突出的特征为文学性、艺术性、表现性和审美性。王羲之,我国古代著名书法家,其著《兰亭集序》是一篇感情真挚、文辞优美的散文,而《兰亭集序》又属于文言文——中国独特文学形式之一,但现在古文暂时无法在西方文学中找到与其相对应的文学形式,故给翻译带来了一定难度。笔者认为,译者应综合考虑文言文翻译过程中涉及的众多因素,尤其是在复杂的翻译生态环境中,应选择最高的标准来优化文言文翻译,使译文实现多层面多维度的转换,最大限度的传递对等信息。
1. 生态翻译学简介
近年,“生态翻译”研究热潮在学术界兴起。生态翻译学强调了译者的主体性,从选择、适应等多视角研究观察翻译现象,生态翻译学学者把翻译活动看作是一种适应与选择的过程。“翻译适应选择论”是其核心理论基础,而此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自然科学的“适应与选择”学说上的。在此基础上,胡庚申(2008)提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复杂翻译生态环境中进行适应与选择交替循环的活动,在翻译方法选择上,译者应从语言、文化、交际的三个层面的角度进行转换,译者应遵循“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翻译原则,最终根据对译文读者做出的反馈评判,选出最佳翻译。
笔者将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分析研究《兰亭集序》译本在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层面的转换。
2.语言层面
胡庚申教授表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对语言形式本身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此转换为语言层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众所周知,在语言形式上,英汉两种语言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中国古典艺术散文的语言有大量的押韵、平仄、双声词、叠韵词、连绵词,这些语言现象能让人产生美的效应。另外,排偶句、四字句、六字句、短句多出现在古典散文中,语言简洁生动,极具简约美和古雅美。古雅美和简约美是英译中较难处理的意境。因此,译者必须在译文的话语层对原文语言简约美、声音美、古雅美的翻译进行研究。
2.1句序的翻译
原文: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译文:The water was surrounded by people, although there was no orchestral unison of the grand, it was also enough to outright express elegant feelings by drinking a glass of wine and then assigning a poem.
原文的含义是人们在水旁边环绕而坐,虽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但是喝一杯酒,吟一首诗,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痛快地表达幽雅的情怀。” 高名凯指出,没有基本意义的虚词在汉语中不常见,人们只是把想表达的事情或意思排列,让读者自己去揣摩所列事情或意思之间的关系。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说话缺乏逻辑,因为即使不加虚词,我们也能明白其意思。故汉语中词语之间的关系常在不言之中,在字里行间可以读出其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从译文可以看出,译者不但用了介词“although”、“by(doing…)”作状语,还对句子顺序做了适当的调整。翻译的时候,译者就需要依据语境推导文言文中的逻辑关系,在英语中用连接手段把信息之间的语义关系清楚地直接表达出来。
原文: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于。
译文:Although people differed in their life choices and their preference of quiet or activeness, they did not realize they were nearly on the hill when they were satisfied with and proud of something.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此译文语句顺序稍有改变,且也用到了 “when”、”although” 等连接手段。由此可以看出,文言文中流水句较多,意念相间,语言求形散神聚,重意合。相比而言,英语是重“形合”的语言,其句式比较严谨紧凑,逻辑关系层次分明,多用长句和复合句,主从关系清楚,多使用各种关联词。
2.2 修辞手段的翻译
原文: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文: Some people talked with friends about their interest and thought, others were spiritual that had unconstraint life.”
原文: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译文: I should get to know that it is absurd and ridiculous to treat life and death, longevity and ephemeral equally.
从例句可以看出,原文都运用了排比对仗的修辞手法,句式匀称整齐。当翻译成英语时,第一句添加了主语some people和others,使得英语句子结构清晰完整。第二句使用了it形式主语,然后使用了两个and并列结构短语,充分体现了英语注重形合的特点。
2.3 四字格的翻译
原文: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译文:The pavilion was surrounded with tall and steep mountains, lush trees and bamboo bushes of density and clear agitation of the water.
原文: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译文:it was fine with fresh air and mild breeze.
原文: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译为:they had their own destinies, but there was no exception that everyone’s life would come to the end.
《兰亭集序》中又一大特色是四字句的频繁出现。英译时,译者应使用各种连接手段,增添如 “and”, “with” , “but” 等各种连词介词和从句。因为王力曾指出,外语的结构好像连环,环与环之间虽然联起来,但始终有联络的痕迹,故外语语法是硬的,且有许多要求;汉语的结构看似一块一块地硬凑,但最好不让它有痕迹,故汉语语法是软的,是以达意为主的。
3. 文化层面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注重文化层面的转换。即是指在进行语言转换的同时,译者应关注该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在文言文翻译中,其难点是中国古代文化风格的保留,一篇好的译文必须呈现原作的文化和风格。原作者的创作环境和原文本身的语言文化特征等因素应在译者的考虑范围之内,译者应经过适应和选择的转换再创造译文,使译文的翻译效果达到最佳。
3.1 时间的翻译
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中国古代,人们十分重视时间,把记时作为历法的一部分,因而在古籍中对时间的独特记载是丰富多彩的。在年代表达方面,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又兼用皇帝的年号。一年中的月和日皆系阴历概念,译者在翻译时要力求准确而易懂。
例如: “永和九年”中“永和”为晋穆帝( 345—356年)年号,可译为: “in the ninth year of Si Madan’s presidential in East Jin dynasty,” “暮春”是用孟仲暮纪月法纪月,即:三月, 可译为early March。
3.2 一词多意的翻译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在看待问题和事物时,中国人更注重其多元的基本属性和丰富的内涵;而英语国家较注重其内涵的单一性。因此,与英语相比较而言,汉语的词语意义更加多元,内涵更加丰富。
例如“一”:在“一觞一咏”中,“一”指同时进行的动作,翻译时可用“and”连接两个动作词“drinking and assigning”。在“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中,意为: 把——看做一样,所以应译为 “ to treat life and death equally”。
3.3 通假字的翻译
例如趣舍万殊: “趣”通“取”,意为“取舍,兴趣”,翻译为 “choice”。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意为“见面,会谈”,翻译为 “talk”。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意为“像”,翻译为 “like”。
4. 交际层面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原文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应是译者的关注点。即阅读完译文后,读者能否领悟到原作者的表达初衷,继而与原作者在思想情感等方面产生共鸣。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间交际目的是否得以实现,主要取决于译者在交际层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能力。
《兰亭序》中第一段“信可乐也”表现了 “乐”的场景,在第二段中,“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表达了 “痛”的情感,最后一段“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呈现了“悲”的氛围,三种情感一一呈现。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为了准确再现情与景的美感,译者可以采取直译的翻译方法,使译文意象忠实地再现。
例如王羲之使用了“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群贤毕至、一觞一咏”等词描述了他快乐幸福的情感和此次能人贤士赶赴聚会的胜景,“俯”“仰” “信”透露出了他的顿悟之感和欢乐之情。为了忠实再现译文意象与情感,译者应选择英文短句,突出跳跃欢快的情感。且应使用并列句,突出坚定的情感,如多用 “to appreciate”, “to enjoy”等热闹欢乐印象的英文词组。
总之,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逐词逐句翻译是不可取的的,有可能损失原作中的情感意象,所以译者应尽量运用各种翻译方法和技巧将原作中的意象和真实情感传递出去。只有这样,译文读者才能与原文读者产生共鸣。
5. 结语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作为原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桥梁,译者应从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层面进行两轮对话的信息转换,信息转换的程度不同,导致了译本的可读性和接受性,译者应在生态翻译学指导下,使译文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晓萍. 生态翻译视角下的词曲翻译———以《天净沙·秋思》的几种译本为例 [J]. 赤峰学院学报, 2011(3).
2、李洁. 中国古典艺术散文英译文特点研究[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8).
3、韩燕. 从意合与形合看《兰亭集序》的英译[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2(21).
1、最快当天审稿 最快30天出刊
易品期刊网合作杂志社多达400家,独家内部绿色通道帮您快速发表(部分刊物可加急)! 合作期刊列表
2、100%推荐正刊 职称评审保证可用
易品期刊网所推荐刊物均为正刊,绝不推荐假刊、增刊、副刊。刊物可用于职称评审! 如何鉴别真伪期刊?
都是国家承认、正规、合法、双刊号期刊,中国期刊网:http://www.cnki.net 可查询,并全文收录。
3、八年超过1万成功案例
易品期刊网站专业从事论文发表服务8年,超过1万的成功案例! 更多成功案例
4、发表不成功100%全额退款保证
易品期刊网的成功录用率在业内一直遥遥领先,对于核心期刊的审稿严格,若未能发表,全额退款! 查看退款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