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免费论文下载 > 综合管理 >
论文服务

从英美和日本模式的比较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时间:2013-08-06来源:易品网 点击:
1 引 言 
  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政府跟着市场走。斯密认为政府是一只有形的手,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市场运行有其客观规律,政府越干预越使得经济运行偏离正常轨道。政府应充当市场的守夜人,即资源配置完全由市场自主完成。第二阶段,政府领着市场走。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让人们意识到市场调节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和无序性。政府职能范围逐渐渗透入企业治理层面,实行计划经济等手段主导企业生产管理决策,即资源配置、制订生产销售计划全靠政府发号施令,造成市场失灵和价格扭曲。第三阶段,政府陪着市场走。人们渐渐体会到由政府垄断的经济无法实现快速发展,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不应控制微观企业,而应通过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税收政策,来引导市场供求关系从而避免市场调节的缺陷。 
  不同国家在不同阶段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处理方式不尽相同,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英美模式和日本模式最为典型,政府在资本市场、对劳动力市场的管控程度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同。究竟哪种模式略胜一筹难下定论,因为国情不同。我国正处于赶超阶段,正确借鉴发达经济体的经验很重要。 
  2 资本市场和技术创新 
  2.1 两种模式的特点 
  2.1.1 英美模式 
  英国和美国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信奉自由主义和私有化。政府只保证货币质量,不参与企业资金融通。企业通过自身积累、银行贷款、发行股票或债券来筹措资金。公司股票债券广泛分散在普通居民手中,美国人具有较强的投资意识,追求丰厚的红利。企业要想融资渠道畅通,就必须经济效益好,竞争和危机意识比较强烈。残酷的竞争使得企业技术开发动力强大,高新技术的研发活跃。政府基本上不直接干预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2.1.2 日本模式 
  作为后起国家,日本政府为了降低企业运营风险,集中全力发展能够刺激经济飞速增长的产业,对资本和技术的引进、投入方向和效益加以干预。首先是外汇集中制度,把居民和小企业手中的外汇都集中到外汇银行,再由外汇银行卖给政府,最后由政府根据已经制定好的发展战略将集中起来的外汇供给大企业。其次实行低利率政策。通过“小额储蓄免税制度”鼓励城乡劳动者储蓄,集中大量闲散资金。此外,实施政府“超额贷款制度”和“银行不倒”原则,确保银行能向企业提供稳定的低成本融资渠道。从资金供给和需求双向保证国内储蓄全部转化为资本,再通过直接投资或银行给企业提供巨额资金支持。银行与公司、公司与公司交叉持股,大型金融机构对企业控制力强大,股民力量很微弱。 
  2.2 比较总结 
  英美模式中政府与市场分工明确,企业在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下自主参与社会资本流通。资金流向生产技术先进、管理方式科学、生产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的行业企业,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政府只起监督作用,对于资本的不正当投机有心无力,无法实施快速有效的干预。在日本模式下,政府能够快速调整资本流通,纠正市场失灵,尤其是在经济不景气时避免大规模损失。在金融统制下,日本实现了高储蓄、高投资和高效益,大量资金用于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实现了技术升级,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政府干预企业资金流通,企业严重依赖政府,造成企业竞争和风险意识较低,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竞争力低。且资源配置时会倾斜于特定行业,容易形成行业垄断。 
  3 对劳动力市场的管控程度 
  3.1 两种模式的特点 
  3.1.1 英美模式 
  英国和美国推崇能力主义,劳动力市场供求完全实行市场化运作,采取残酷的优胜劣汰。政府机构与民间组织都建立了大量就业辅导机构提供职业介绍和就业服务。美国政府还十分重视用市场手段鼓励企业为在职人员和新职工提供培训。政府只通过立法或者规章制度来监督和保证劳动力市场公平有序运行,并对劳工利益实行最基本保障,以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 
  3.1.2 日本模式 
  日本企业采用职工终身雇用制。从就业方看,作为应届毕业生的青年学生就职于某企业后,会在很长时间里,甚至到退休一直就职于该企业;从雇用方看,企业一般不轻易解雇员工,对于不能胜任其工作的,会通过企业内部培训等措施提高其工作能力,即使在经济萧条经营困难期,也会设法通过各种措施,尽可能吸收剩余人员,从而终生服务于一家企业。 
  3.2 比较总结 
  在英美模式中,劳动力可以顺应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自由地流向有利于发挥自己能力的行业,符合比较优势理论的要求,能更好地实现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同时也能刺激工人努力工作以避免失业。但是这种优胜劣汰机制会使就业成本和企业雇用成本较高,而且劳动者的工作不稳定造成收入不稳定,容易带来社会问题。日本模式中,企业工人对于企业的忠诚度极高,有较强的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利于企业实行人力资本投资,而且与英美企业相比,日本企业员工更积极主动参与技术革新和提出合理化建议,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推动技术进步。稳定的雇用关系也能节省企业雇佣成本和教育培训费用。但是市场化程度低,不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变动,不利于劳动力自由流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企业无法及时调整雇佣关系,从而给企业经营及企业结构调整等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4 我国可以借鉴的经验
4.1 进一步缩小政府在国企中的管控范围 
  在国有企业中,政府的职能范围过宽。国家承担了过多的计划义务,缺乏退出,造成了软预算约束。使得企业缺乏风险和竞争意识,自生能力差,竞争力弱。其次,国有企业的高层领导基本上都是政府指派的,不顺应经理人市场的自由发展。再次,政府过多的干预导致国有企业承担了过多的社会责任,偏离了经济目标。因此,政府要适度放开权利,给国有企业更宽松的发展空间,但是也不能像英美模式那样放任。 
  4.2 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建设 
  首先,日本的终身雇用制就是一个例子,要实现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必须打破铁饭碗,要进一步扩展和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其次,我国对下岗职工的培训和再教育机制不完善。失业培训有助于经济衰退时控制失业率,还可以提高劳动力素质,在经济恢复需要大量劳动力时又能保证劳动力有效供给,也会促进失业劳动力流动。此外,还要完善劳动市场的法律法规来更好地协调劳资关系和劳动关系,切实维护好劳资双方的合法利益。 
  4.3 转变工会工作方向,实现工会的“去政治化” 
  首先,我国的行业和地方工会组织基本都是自上而下发号施令,政治色彩浓厚,只是在企业外部发挥作用。应收集各个企业的制度意愿和利益诉求,整理后向中央政府汇报,再由政府综合考虑制定符合绝大多数企业利益的政策。其次,我国企业工会的工作也不到位。工会之所以为工会,是以集体谈判为前提的。劳动者利益受损时,很少会想到通过工会来解决。企业工会像是行政部门,政治职能远远大于经济职能,不能够充分帮助劳动者实现合法利益。因此,必须下大功夫转变企业工会形象,真正地成为工人的保护伞和代言人。 
  4.4 鼓励技术创新,变后发优势为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单纯的技术引进只能让我国停留在世界加工厂的位置上,要实现超越就必须有核心竞争力。我国技术创新投入明显不足,仅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相当。首先,高校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政府应该为科研院所的研究创造更好的实验环境和更多的资金支持。其次,由于技术创新具有较强的外部性,让企业进行某些高新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成本太高,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投资力度。再次,扶植和促进新兴技术产业与战略性产业的发展需要制定特殊政策,以便及时获得技术创新带来的效益,实现我国经济的快速转型。 
  • 认准易品期刊网

1、最快当天审稿 最快30天出刊

易品期刊网合作杂志社多达400家,独家内部绿色通道帮您快速发表(部分刊物可加急)! 合作期刊列表


2、100%推荐正刊 职称评审保证可用

易品期刊网所推荐刊物均为正刊,绝不推荐假刊、增刊、副刊。刊物可用于职称评审! 如何鉴别真伪期刊?

都是国家承认、正规、合法、双刊号期刊,中国期刊网:http://www.cnki.net 可查询,并全文收录。


3、八年超过1万成功案例

易品期刊网站专业从事论文发表服务8年,超过1万的成功案例! 更多成功案例


4、发表不成功100%全额退款保证

易品期刊网的成功录用率在业内一直遥遥领先,对于核心期刊的审稿严格,若未能发表,全额退款! 查看退款证明

特色服务
杂志社内部绿色审稿通道,快速发表论文
发表流程
论文发表流程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