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免费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论文服务

关于整合.本土.拓延: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改革的文化学思考

时间:2012-03-14来源:易品网 点击:
  [论文摘要]本文以文化为基点,以整合性、本土化、拓延性为视角来破解当前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改革的难题,并以心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高师生心理自我完善为三维架构建立相对独立与稳定的内容体系.
  [论文关键词]高师 公共心理学课程 内容改革 文化
  一、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心理教育是"文化过程"
  文化"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具体一点说,文化涵盖了生产方式、生活形态、价值观念、思维方法、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信仰等一整套观念、规定……简单的说,把人变成人、化成人就是文化".文化包括了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培养、发展人的教育属于文化的制度层面,源自于教育对文化的选择并转化为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具体观念形态的课程属于文化的物质层面.教育是文化的子系统,教育是传递、传播和创造文化的手段和工具.文化通过教育实现人类知识和经验的保存和发展,也促进了人的发展.在这里,文化、教育、个人是一种"生动的循环",教育"以环绕个人周围的客观文化为材料,使个人心灵获得适当的陶冶",同时,也"使已有的客观文化体系,由于个人心灵的不断介入,得以更为生动的发展".教育作为一种为培养个人人格精神而进行的文化活动,包括了文化积淀、文化传递和文化的再创造三个有机过程.通过文化的积淀使以前的文化传统得以保存,通过文化的传递使这种被保存的文化被注入新的内容、赋予新的形态,从而再创造出新的文化.更为简单地说,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但既非单纯的文化传递,也非单向知识获得的过程.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在积淀、传播文化的活动中再创新文化,并把人的内在力量诱导出来,将人的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使人的心灵得以陶冶.
  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是高师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亦是一种文化活动的具体形态.其过程既是传递、传播文化的过程,亦是对文化进行选择、重组和改造的过程.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如何进行选择、重组和改造,既受政治、经济和教育自身的制约,同时又受到文化本身特征的制约.
  二、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的整合性源自对文化的选择
  从文化学的视野看,人是文化的动物,文化是复合的整体,教育的目的则在于教会儿童在不同的人类文化共同体、不同的符号世界之间进行交流、沟通.人作为动物也就意味着他是两个世界的公民:不仅生活在物理及现实的世界里,还生活在理想及可能的符号宇宙里.文化作为一个复合的整体则有着多元性与多样性的特征.一个事实是,多元文化主义强调文化多元性的价值,反对把一元主流文化视为唯一合理和正确的,倡导所有文化群体和各种文化类型的文化价值的平等性成为近年来西方国家的一种社会思潮而备受追捧.学校教育课程主要是观念形态的文化,要把它组织转化为学校课程时就需要对其进行甄别及规范的整合、舍取,析出最适合社会需要和学生需要的文化要素成分.这些要素成分要在整体上反映文化的全貌,学生只有接受全面完整的文化才能受到全面完整的教育,也才能获得全面完整的发展.这些要素成分要综合反映出文化的历史特征和时代特征,学生才能掌握最基本的文化要素.
  毫无疑义,教育的文化使命这种内在规定与文化的多元生态使高师心理学课程的建设面临着挑战.用单一的文化价值观去统一学生的时代已成为过去,用"普通心理学"+"教育学心理学"内容拼凑成一本《心理学》教材也显得不合适宜.打破心理学学科分支理论体系的藩篱,以高师生当下与未来文化生活为着眼点,用多元文化的视角去整合心理学学科内容,既是教育对文化选择在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改革中的体现,也是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改革走出困境的出路.
  三、高师心理学课程内容的本土化是文化模式差异对教育课程制约的化解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罗丝·本尼迪克在《文化模式》中提出,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被整合的过程.在历史的发展中,一些文化特质被选择、吸收,渐渐规范化、制度化、合法化,并被强化为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另外一些文化特征被抑制、排除、扬弃,失落了整体意义和价值.文化的这种内聚和整合就逐渐形成一种风格、一种理想,一种心理和文化模式.文化的这种内在结构及其特征的稳定形态称之为文化模式.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模式,每一种模式都有一个独立的文化世界,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文化价值意义.源于古希腊文化,以宗教神学、科学技术、经济学、法律为基本结构特质,以宗教、自然、物质、法律为价值取向的西方文化,与发端于封闭的黄河流域的千年儒家文化,以个体农业和宗法家庭为基本结构特征,以土地、道德和礼教为价值取向的中国文化显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现代科学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并不长,期间还有过一段波折.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心理学发展过程中更多的是对西方心理学的复制、推介与跟随.一方面,人的心理是在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和作用下建构起来的,这意味着人的心理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置身的文化环境.很多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其实亦只是一种假设和猜测,具有或然性.更直白地说,西方心理学也不过是植根于西方文化的一种本土心理学,其学派和理论反映的是西方人的核心价值观念.另一方面,源于文化传统,西方心理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力图追随和模仿相对成熟的自然科学,试图研究发现并推介具有普遍性、适用性,超越其本土文化的心理学知识体系,这种学术霸权可能造成其他民族心理学学术思想与教育实践自主性的丧失乃至被殖民化.
  同样,我国高师公共心理学开设时间不长.在不少高校里,教师教育专业的心理学还被视为"不那么专业"的公共课.综观近年来高师公共心理学教材版本不少,但推介西方心理学理论方法的居多,能真正融入民族文化,以中国文化为背景,反映地域、民族文化特征的教材并不多见.高师公共心理学内容本土化的路径之一是充分发掘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资源.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心性心理学"、"人性理论",我国众多先哲对人的心理、人性有着不同的解说.而这些心理理论在西方实证心理学看来未必很"科学",但中国历史文化心理资料的介绍终究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师范生学会建立心理学与文化、社会资源的关联,这可能是心理学尤其是高师公共心理学研究方法、范式的一种转向.路径之二是高师公共心理学内容与中国教育传统、具体教育实践的结合.其必要性无需赘言,核心乃在于对西方心理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具体教育实践结合点、生长点的找寻.
  四、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的拓延性是文化变迁在课程中的应然要求
  文化变迁就是文化本质性内容的增加或减少并因此引起文化的结构性变化.文化变迁主要是通过文化积累和文化突变两种方式来实现,文化积累就是文化的保存和增加,表现为一个渐变的过程;文化突变是指文化结构性变化,是文化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质的飞跃.文化变迁是一种永恒的社会现象,只有经过不断的文化变迁,文化才能得到创新和进步,社会才能随之不断发展.教育与文化密不可分并处于一种"生动的循环",文化变迁特别是出现文化突变时,作为教育传递、传播和创造文化的载体--学校课程也必然要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编制、课程实施等方面作出相应的变革,唯有如此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从文化的视角看,教育从其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促进人"文化化"的活动.当今,一方面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大爆炸,人类文化变迁剧烈.另一方面作为文化产物的人也被深深烙上了时代印记.在此背景下,高师公共心理学进行自觉的文化择优汰劣,在课程内容上进行拓延,构建起具有新的文化结构与特征,能使高师生理解掌握并促进其社会化的内容体系是社会文化变迁的应然要求.传统的高师公共心理学内容明显存在着两个问题:精致的空洞与解决已解决的问题.当然,日益精细化和专门化是所有学科发展的趋势,但把心理学学科发展的路径作为高师心理学课程内容选择的逻辑,其结果是由于没有对研究结论的梳理和概括又缺乏对具体历史文化时空下人的关注,这样的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就成了一堆无序的"碎绸布",精美而空洞.传统的高师心理学内容大多以普通心理学为基础,大篇幅地讲授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人类认知理论.当然通过这些基础内容的学习让高师生了解人类的认知过程、掌握认知策略是必要的.但问题是,高师生掌握了这些知识并不等于他们获得了必要的生活技能,高师生掌握了教育心理规律能顺利地从事教育教学并不意味着他能幸福和快乐地生活.因此,唤醒高师生的生命感、价值感,帮助高师生心理自我完善应是高师心理学课程内容改革的拓延而不是遗漏.
  五、文化学视野下高师心理学课程内容基本框架
  狄尔曾指出:"在文化定义的最核心之处是一种习得的无意识(或半意识)的思想模式概念,反映在人们的行为中并得到加强,默默地但有力地形成一个人的经验."课程作为教育对文化选择的具体形式,既有着承载文化的功能,亦将形塑着人.因此,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目标亦应该是多元化.蔡笑岳等学者就认为其应该包括三个层次: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活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和技能的职业发展目标;能服务于学生现实的心理生活,发挥现实心理生活指导作用的现实指导目标;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性观、人理观,形成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认识的人类自我认识目标.具体地讲,通过高师公共心理学的教学要让学生了解掌握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教育心理规律;学会预防青少年消极心理与行为的发生,引导青少年建立完整人格;激发师范生个体内在力量,陶冶自己的心灵,唤醒自我价值感.
  基于以上目标,高师公共心理学应彻底打破过分追求所谓体系完整、结构统一的倾向,在心理学本土化的基础上实现心理学学科内容的整合与拓延.应该以心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高师生心理自我完善作为高师公共心理学课程内容体系的三维架构建立起相对稳定、相对独立的内容体系(如图1所示),不应该再是一个在心理学分支学科间徘徊的"流浪儿".笔者以为,高师公共心理学内容体系包括以下几部分:
  (一)导论
  介绍心理学科的研究对象、方法,主要研究领域以及趋势,旨在为以后具体内容的学习提供一个引导性与概括性的支架.介绍心理的生理基础,重点介绍脑的功能与遗传基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这部分内容将当前脑科学以及基因研究的最新成果整合进来,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内在联系、学科前沿等内容.
  (二)认知编
  主要围绕认知能力尤其是高级认知能力,将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基本认知成分融于迁移、问题解决、有效学习等综合知识框架中,既有助于学生透彻理解所学内容,形成全面的认知,也为学生学以致用提供保证.
  (三)动力编
  主要包括需要、动机等理论,着重介绍动机的内在机制及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分析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动机.该部分将教育心理中的学习动机规律以及学生自身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动机整合到课程内容中.
  (四)人格编
  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内容.将围绕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群体能力差、气质、性格差异与不同个体能力差、气质、性格差异两条主线分别展开,并结合教育分析如何因材施教.
  (五)发展编
  主要包括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青少年心理矛盾与教育、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青春期性心理教育等.该内容将整合吸收发展心理学的有关内容,拓延并充分关注大学生的现状与需要.
  (六)健康编
  主要包括心理健康的特征、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青少年心理健康与教育的原则与方法、青少年心理辅导与咨询技术、策略等.该内容不仅使师范生掌握青少年健康教育的理论与技术,更应当掌握自我心理调控、自我完善的策略.
  • 认准易品期刊网

1、最快当天审稿 最快30天出刊

易品期刊网合作杂志社多达400家,独家内部绿色通道帮您快速发表(部分刊物可加急)! 合作期刊列表


2、100%推荐正刊 职称评审保证可用

易品期刊网所推荐刊物均为正刊,绝不推荐假刊、增刊、副刊。刊物可用于职称评审! 如何鉴别真伪期刊?

都是国家承认、正规、合法、双刊号期刊,中国期刊网:http://www.cnki.net 可查询,并全文收录。


3、八年超过1万成功案例

易品期刊网站专业从事论文发表服务8年,超过1万的成功案例! 更多成功案例


4、发表不成功100%全额退款保证

易品期刊网的成功录用率在业内一直遥遥领先,对于核心期刊的审稿严格,若未能发表,全额退款! 查看退款证明

特色服务
杂志社内部绿色审稿通道,快速发表论文
发表流程
论文发表流程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