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免费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论文服务

高校科研领域内“马太效应”对青年教师发展影响研究

时间:2013-03-08来源:易品网 点击:
摘 要: “马太效应”是人类社会调节资源利益的一种自发机制,广泛存在于社会各领域。在高校科研领域内,“马太效应”存在着有利于业绩优异的学者成长为学术权威,有利于高校教师提高竞争意识和有利于高校科研力量的壮大的积极影响,同时也存在着导致科研领域内资源垄断现象的发生,加剧科研领域内不公平现象的发生和科技资源配置两极分化的消极影响。高校青年教师应从转变观念,练好内功,努力提升自我;学校层面要加强制度建设,营造学术氛围,为青年教师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从而正确应对高校科研领域内的“马太效应”。
  关键词: “马太效应”;高校;科研领域;青年教师
  中图分类号: G64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381(2013)02-0070-05
  “凡是有的,还要给他,使他富足;但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这是《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句名言。20世纪60年代,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K·默顿首次将这种现象归纳为“马太效应”,用以概括一种社会现象,即: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由于机缘巧合,一旦在某一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尤其是当角色表现大大超过所要求的制度标准时)[1],就会启动一个雪球积累优势的过程,从而导致有更多的机会去获取更大的成功和进步。事实证明,“马太效应”客观存在于社会各领域中,而且兼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当然,高校科研领域也不例外。那么,如何正确对待高校科研领域内“马太效应”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它对青年教师发展的消极影响,这不仅关系着青年教师的全面发展,而且还关系着高校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未来。
  一、 高校科研领域内“马太效应”对青年教师发展的积极影响
  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调节资源利益的自发机制,“马太效应”对高校科研领域内科学研究资源的分配以及科研力量格局的形成与转变有着积极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某些方面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1. “马太效应”有利于业绩优异的学者快速成长为学术权威,学术权威的增多有利于带动青年教师快速发展。“马太效应”是一种优势积累效应,它按照人们以往的业绩来分配现有稀缺资源,因此,那些以往在科研活动中业绩表现优良的教师最容易获得科研活动中的稀缺资源。相对而言,重大科研项目、科研经费以及科研奖励等都是高校科研活动中的稀缺资源。这些资源分配得是否合理,是否有效,对高校整体科研力量的壮大以及科技人才的培养都有着重要影响。显然,和其他资源分配机制相比,“马太效应”更有利于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它不但能使有限的社会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使它们发挥最大的效益[2],而且能使那些最有能力、最勤奋的人在资源分配和发展机会上获得优势,产生优势积累效应。这种积累效应又会促使科学技术共同体内部的分层结构进一步加强,从而导致处于金字塔顶层的少数业绩优异的学者快速成长为本领域内的学术权威[3]。对高校来讲,某学科领域内学术权威的增多,不仅有利于该学科专业的建设发展,也有利于带动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
  2. “马太效应”有利于提高教师竞争意识,促进青年教师努力提升自身实力。科技成果是学者科研实力最直接的佐证。一个学者如果经过前期的努力工作获得了某些成就和声誉,这些成就和声誉就会为他日后取得更大的成就和声誉奠定基础,从而鼓励其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创造力,获得更高的科研业绩,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如:取得更多的项目、资金、成果、声誉、地位以及机会等等。可见,“马太效应”影响下的资源利益分配方式与平均主义分配原则是相悖的,它倡导的是一种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在“马太效应”的影响下,个人资源的“富有”和“贫穷”并不是由一次孤立事件形成的,而是由个人长期的行为连续积累而成。也就是说,“马太效应”要求个体通过努力工作去获得成功,并且要不断地去强化成功;相反,如果你没有努力获取成功的经历,或者是忽视了从成功中进行学习,优势得不到强化,别人就不会再把机会交到你手里,你就无法进入成功的循环,不会成为成功的保持者。相对而言,青年教师各方面的“累积”都较少,缺乏一定的竞争实力。而“马太效应”这种潜在的竞争激励机制有利于青年教师提高竞争意识,刻苦钻研,努力进取,通过个人努力去获取成功,最终实现自身价值的提升。
  3. “马太效应”有利于学校科研力量的壮大,学校实力的增强有利于为青年教师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目前看来,我国各地区高校发展水平和实力不平衡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可能。与国内知名院校相比,落后地区的地方高校不但在科技资源方面匮乏,而且在科研条件、科研能力以及科技经费等方面也相差悬殊。如2010年国内高校纵向科研经费排行显示,清华大学约为15.62亿元,浙江大学约为14.78亿元,而像内蒙古工业大学这种地方普通高校仅约为0.35亿元[4]。在这种情况下,地方高校要想做大做强,不甘落后,还是有必要适当发挥“马太效应”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校内知名教授在某些学科领域内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力,大力获取校内外各方人士的关注与支持,以此形成在某学科领域内具有强大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科研团队,从而提高重大科研项目申报的获批率。科研团队创造出来的科技成果越多,其声望就越大;声望越大,其所在的高校在社会系统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就会越高;高校的知名度越高,就越容易吸引各方资金、项目或政府、企业的投资,从而进一步壮大学校的科研力量,缩小与知名院校发展水平的差距;学校的发展壮大,无疑会给青年教师的自我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物质支持,如科研项目的增多、科研经费的增加等等。
  二、 高校科研领域内“马太效应”对青年教师发展的消极影响
  毋庸置疑,与知名教授相比,无论在科研能力、学术影响力还是社会地位方面,高校青年教师都属于弱势群体。而“马太效应”是一种“损不足,补有余”的运行机制,它的存在只能使得资源和成果的分布更加不平衡,从而造成科学领域内“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现象。
  1. “马太效应”会导致科研领域内资源垄断现象的发生,不利于对青年教师中“潜人才”的挖掘和培养。“马太效应”扶强抑弱的资源调节方式往往会使高校一些权威知名教授享受到某些“特权”,进而造成学术资源分配不均,经费、机会和荣誉等在少数高资历者身上过度集中,并在某些科研领域内形成一定程度的垄断,如:越是知名教授,社会兼职越多,科研项目越多,得到的科研经费越多,各种名目的评奖也越多,等等。然而,“马太效应”在促进知名教授实力增强的同时,往往也扼制了青年教师的发展。青年教师参与科学研究,不仅是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也是青年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然而,由于青年教师在很多方面都受制于这些知名教授,因而难以得到施展其潜在才能的优质资源和锻炼机会。长此以往,不仅会导致一些有潜质、有才华的青年教师被压制、埋没,还会挫伤广大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觉得前途黯淡,失去从事科研工作的兴趣,甘于平庸或过早结束科研生涯。
2. “马太效应”会加剧科研领域内不公平现象的发生,不利于青年教师的健康发展。默顿将科学领域内的“马太效应”归结为智力成果的优势累积及智力成果的象征主义,因为它使得有名望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更加彰显,而无名望科学家的工作却无人关注[5]。事实证明,的确如此!众所周知,目前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使得学术研究难以通过单兵作战而完成,尤其是在申报某些重大科研项目时。为了项目能够成功获批,利用“名人效应”组建科研团队的现象并不少见。然而,从课题立项到完成的过程中,权威知名教授往往是没有过多时间参与其中的,大多是一种“挂名”现象而已,无名望青年教师才是这一过程从始至终的研究者和参与者。尽管如此,无论立项书还是最终研究成果,这些知名教授的大名往往是被冠于首位的。就这样,无名望青年教师的劳动成果轻而易举地变成了知名教授的“成果”,科研团队中普通成员的利益和声望公然遭到剥夺。如果这种有失公允的现象得不到有效调控,随着团队成员和知名教授在学术成就和名誉利益上差距的逐渐拉大,多数青年教师会心存不满,而这些不满情绪的滋生最终会影响青年教师的潜心研究和科研团队的长远发展。
  3. “马太效应”会加剧科技资源配置的两极分化,不利于青年教师的践行历练。“马太效应”的客观存在往往会导致不同身份的教师即使付出相同的劳动,但所得到的收益却可能完全不同。例如,在科研领域内,处于“高位”态势的权威知名教授可能会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过多挤占某些机会、资源甚至荣誉等,渐渐成为“项目申报专业户”和“得奖专业户”;而无名望的青年教师,由于知名度、职务和职称都较低,从国家的政策规定上较少有资格担任课题负责人,从而造成其在科研领域发展的不公平。然而,对权威知名教授而言,过多的奖励已经失去了应有的激励和推动作用,过多的项目也造成他们身心的极大疲惫。虽然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学术研究,但“科研提成”的潜规则(即拿到项目后,视项目是纵向还是横向,提取一定比例,据估算,横向最高可达40%,纵向为10%左右)却导致多数大课题被一小部分权威教授所占有[6]。相反,无名望青年教师一方面是苦于无项目可做,另一方面是即使有些小项目可做,而历经千辛万苦创造出来的研究成果也很少有人关注。在这种情况下,无名望青年教师只能甘为人梯,默默奉献,屈身为他人作嫁衣。由此可见,“马太效应”的消极影响不仅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科技资源的配置失衡,导致了科研项目和资金等稀缺资源的积压、滥用甚至浪费等现象的发生,而且还不利于青年教师的践行历练。
  三、 高校科研领域内“马太效应”对青年教师发展影响的应对策略
  作为人类社会资源利益调节的一种自发机制,“马太效应”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引导得当,它的积极作用将会大大推动高校科研项目的开发和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但是,如果任其消极影响蔓延而不及时加以合理调控,则最终会影响高校后继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整体科技实力的提升。青年教师作为高校师资的中坚力量和后备军,其科研能力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学校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而且还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技探究能力,所以,高校应正确认识并合理调控“马太效应”的作用和范围,大力发挥其积极影响,减少或避免其消极影响,有效激发广大青年教师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青年教师全方面发展。就此,笔者从青年教师个体层面和学校层面分别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一) 个体层面:转变观念,练好内功,努力提升自我
  总体来看,青年教师的各方面都还处于发展阶段,尤其是科学研究方面,普遍存在科研意识不强、主动性不够、缺乏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经验的现象。而在高校科研领域内,“马太效应”的出现是以教师个体的科研成果积累为基础的[7]。个体科研成果积累越少,“马太效应”对其的消极影响越大,从而导致个体在项目申报、论文发表、成果评奖等方面越难成功;相反,个体科研成果积累越多,“马太效应”对其的积极影响则越大,从而导致各种优质科技资源汇集于身,并逐渐形成一定程度的垄断。“马太效应”是客观存在的,它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不会因为教师个体的喜好而有所改变。因此,从个体层面来说,青年教师要想早日在科研领域内获得资源分配和发展机会的优势,产生优势积累效应,首先应该转变观念。唯有摒弃消极懈怠,积极行动起来,努力钻研,不断积累,快速融入适合自己的科研团队,着力丰富自己的教研成果和工作经验,练好内功,才能取得辉煌成就,实现自我增值,进入成功的循环。
  (二) 学校层面:加强制度建设,营造学术氛围,为青年教师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1. 规范项目的申报制度。目前,我国高校科研体系的组织基本是按苏联的管理机制和中国的行政模式而设立的,形成了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混岗的状况,这就为一些担当行政职务的领导或学术权威人士获取科研业绩大开方便之门。这些人往往利用手中职权或自身影响力进行科研成果垄断或项目“挂名”,剥夺弱势学者的部分业绩[8]。这种现象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将会加剧科研领域内的不公平,严重危害青年科研工作者的发展和科研团队的建设。因此,高校科研工作要想发展壮大,科技实力要想真正有所提高,必须优化科技资源的配置方式,完善科研经费的分配机制,严格规范项目申报审批制度;项目评审要体现公正、公平、公开和鼓励创新的原则,在不断提高研究集约化和规模化水平的同时,要最大限度保障研究者的学术自由,真正杜绝或避免“马太效应”影响下某些权威知名人士在科研项目中“挂名”甚至沽名钓誉等现象的发生;拓宽科研申报渠道,加大对青年教师的支持力度,多渠道建立青年教师专项基金,同时打破论资排辈机制,适当向青年教师倾斜,创造条件鼓励有创新思想的青年教师大胆申报,这样才能促使具有较高科研能力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2. 健全科研成果的评价机制。客观来讲,科研领域内一个人某项得奖、项项得奖、层层都得奖的“马太效应”现象是不科学的。因为一个人在某个方面做出贡献,并不代表他在其他方面也是杰出的。因此,评价和奖励科技人才不能以点带面,要避免陷入“晕轮效应”的误区,更不能胡乱吹捧,而是要以完善的科技奖励制度为依据,论功行赏,努力避免科技项目研发中青年教师的贡献与应得奖励不相匹配现象的发生。可以说,科研成果评价是对科研人员所付出劳动的一种认可和激励。评价机制是否合理、公正,对于发挥科技奖励的激励和引领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领域“潜人才”的成长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因此,规范科技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科研成果评价机制,明确利益分配和奖惩条例,尽量减少“名效应”和“官本位”的影响,尽量避免因利益不均而引发成员间冲突和矛盾现象的发生;坚持效益与公平兼顾原则,对科研团体内部利益和资源进行科学引导和合理分配,努力形成公平公正的运行机制。
3. 营造健康和谐的学术氛围。无论对社会的进步还是对高校的发展来讲,科技人才发挥的作用和价值都是无法估量的。因此,挖掘和培育科技人才,为人才的成长构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健康的文化环境是每位高校管理者应该重视的问题。首先,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做好正面舆论宣传工作,教育青年教师辩证地看待“马太效应”的双重影响,鼓励他们在学习杰出科技人物科学精神的同时,也要努力挖掘自身优势,把握机遇,争取有利于自身的发展环境,尽快实现个人价值的升华。其次,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教育青年教师在科研团队中要发扬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努力营造相互学习、协同发展、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以期在一种合作、竞争、愉快、信任的学术风气和科研氛围里实现业绩、资源、利益的自我增值。最后,加强各项环节的监管,通过对那些沽名钓誉、巧取豪夺、弄虚作假者的严惩,遏制科技研究中的浮躁风气和学术不良风气,努力为广大青年教师深入学术研究开创良好的环境条件;同时,加大对后起之秀的扶持力度,大力促进科技“潜人才”尽快成长转化为科技“显人才”,从而为国家、社会的建设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 罗伯特·K·默顿.科学社会学:理论与经验研究:上册[M].鲁旭东,林聚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611.
  [2] 楼慧心.和谐社会与“马太效应”[J].中国行政管理,2006(2):100104.
  [3] 刘 娟,万文涛.科研奖励制度构建方式初探[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16):101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司.2010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94102.
  [5] 陈立新,梁立明,刘则渊.国际力学科学合作中是否存在马太效应[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8):1216.
  [6] 熊丙奇.如何堵住科研经费黑洞[N].广州日报,20110901(A2).
  [7] 黄美蓉.教师专业发展中“马太效应”的成因与突破——基于无锡市胡埭中心小学个案的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1(9):1113.
  [8] 朱爱胜.中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演变与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07(12):5760.
  • 认准易品期刊网

1、最快当天审稿 最快30天出刊

易品期刊网合作杂志社多达400家,独家内部绿色通道帮您快速发表(部分刊物可加急)! 合作期刊列表


2、100%推荐正刊 职称评审保证可用

易品期刊网所推荐刊物均为正刊,绝不推荐假刊、增刊、副刊。刊物可用于职称评审! 如何鉴别真伪期刊?

都是国家承认、正规、合法、双刊号期刊,中国期刊网:http://www.cnki.net 可查询,并全文收录。


3、八年超过1万成功案例

易品期刊网站专业从事论文发表服务8年,超过1万的成功案例! 更多成功案例


4、发表不成功100%全额退款保证

易品期刊网的成功录用率在业内一直遥遥领先,对于核心期刊的审稿严格,若未能发表,全额退款! 查看退款证明

特色服务
杂志社内部绿色审稿通道,快速发表论文
发表流程
论文发表流程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