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免费论文下载 > 综合管理 >
论文服务

解码医药产业的太和式崛起

时间:2013-04-24来源:易品网 点击:
生物医药产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朝阳产业,也是国家及安徽省的新兴战略产业,发展前景不可估量。2011年3月,省委书记张宝顺来到太和调研时就曾指出,“生物制药产业是低碳、环保的产业,不仅对太和,对安徽省来说都是战略新兴产业。” 
  2011年末,安徽省各市相继确定了首位产业,阜阳市则将医药产业确定为全市的首位产业。占据阜阳市医药产业规模70%以上的太和县,顺理成章地将生物医药推上了全县首位主导产业的位置,同时一举成为阜阳首位产业的核心承载区和主战场。 
  “主导产业是工业发展的最有力支撑,2012年以来,太和县重点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太和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李超说道。截止2012年,仅太和经济开发区就集聚了各类医药企业40多家,其中产值亿元级企业12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培育中的高新技术企业15家;规模以上医药类工业企业实现产值42亿元,税收2亿元。 
  在产业规模取得爆发式增长的同时,产业基地建设的步伐也丝毫没有落下。“省级太和县生物医药技术生产力促进中心”、“安徽省新型工业化(生物医药)示范基地”、“安徽省太和生物医药和物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多项桂冠也于2012年前后陆续落户太和经济开发区。 
  于2006年整合成立的省级太和经济开发区,仅用6年的时间就将一个县域主导产业上升到省级产业基地的层面,不得不说,他们创造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太和式崛起”奇迹。 
  依商兴工,区位优势明显 
  位于安徽省西北边陲的太和县,拥有172万亩耕地和171万人口,是传统的农业大县。但就是这样一个农业和人口大县,蕴含了医药工业发展两个重要的初始条件:原材料与人力资源的优势。 
  “中国薄荷看太和,太和薄荷销全国”,太和县本就是中国著名的药材之乡,并且毗邻亳州这一全国中药材交易中心。近年来,太和立体交通网络业已形成。近水楼台先得月,坐拥原材料基地和交通便捷的区位优势,太和医药产业的发展无疑借力颇多。 
  近年来太和县贯彻落实工业化和城市化“双轮驱动”战略,返乡就业人员大量增加,太和县内20余家各类培训机构,已实现年培训技术人才6000多人,基本满足了开发区企业对适用人才和中级人才的需求。 
  “虽然这几年来,工人的工资翻了一倍,可是相对于上海这些沿海地区,还是低很多。”走访位于太和经济开发区的安徽一帆香料有限公司时,公司总经理祝飞这样告诉《决策》。相对廉价的、充裕的劳动力,无疑是太和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时的重要优势。 
  相对于原材料和人力资源优势来说,太和生物医药产业迅速崛起的更大推力来自于其“全国最大的医药购销集散地”的商业物流优势。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从太和走出的一批跑单帮的‘药贩子’,成为全国最早出现的药商。”太和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国庆向《决策》介绍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十多万太和人陆续走进医药购销领域,逐步建立起庞大而细密的市场网络。” 
  如今,太和医药商业已有“买全国、卖全国”之美誉,以华源物流为龙头的100余家物流企业蓬勃发展,2012年,太和医药市场销售额达到150亿元。作为全国最大的医药购销集散地,太和能够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节省远程原料采购和销售网络搭建的巨额中间成本,从而吸引众多药企巨头纷纷落户太和。 
  机遇降临,区域政策叠加 
  2011年,包括太和在内的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2年开始,皖北地区“三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正加紧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特别是已经确定的中原经济区“三挂钩”政策,为破解地方政府建设用地难题指出了路径。 
  随着国家、省、市区域政策相继叠加,太和获得了基建配套、招商引资、科研创新等各个方面系列优惠政策的多重照顾。太和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尚小雷向《决策》介绍开发区在招商引资方面的优惠举措时,就曾特别提到,“对工业项目,在土地、建设、税务等方面,实行免、缓、减相结合的优惠措施;重大项目,一事一议,特事特办。” 
  太和传统的商业和区位优势终于等来了与政策机遇对话的机会。太和人没有错过这次机会,生物医药产业迅速发展,跃居太和以及阜阳首位产业的位置。同时太和作为阜阳首位产业的核心承载区和主战场,又将获得省、市两级政府更多的关注,从而走进一个政策倾斜与产业发展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 
  药企巨头,相继落户太和 
  “第一家入驻开发区的企业就是医药企业”,太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赵伟对开发区内的企业可谓如数家珍,“截止2012年,我们开发区共集聚了悦康药业集团安徽生物制药、贝克药业、华源仁济药业、一帆药业、哈博药业、海神寿春药业等40多家医药企业,连国内制药业龙头广药集团也正在谋划进入太和。” 
  在太和经济开发区的医药企业聚落中,2002年落户的安徽贝克联合制药有限公司,是太和县医药产业“以科技创新求发展、靠广聚人才兴企业”的典范。来到太和经济开发区后,《决策》第一时间走访了贝克联合制药公司。 
  贝克人深谙只有自主创新,才能掌握发展主动权,抢占竞争制高点的道理。从对引进的产品和生产工艺进行完善创新,到对购买的国外专利技术进行再研发,直至实现专利技术、产品的自主化,贝克联合制药逐步打破了外国医药企业的垄断地位,成为特定产品全国标准的制定者。 
  从2002年至今的10年时间里,贝克联合制药引进手性合成技术和生物制药技术,以研发抗艾滋病、抗乙肝药物为导向,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康庄大道,完成了从起始原料到终端制剂的产业结构整合,初步形成了抗乙肝、抗艾滋病药物产业链。 
  据了解,太和县县委、县政府设定的“十二五”末太和医药工业产值、商业销售收入“双500亿”的目标,其中有100亿的份额就落在贝克联合制药的头上。“按照我们自主研发的新药替诺福韦(抗艾滋病和治疗乙肝原料药)的销售形势,再加上两个世界新分子药(目前处于临床报批阶段)若能顺利投产,对于达到这个目标,我们还是有信心的。”贝克联合制药负责人对于企业的未来信心满满。
贝克的自信源自企业强劲而稳健的发展势头。据悉,安徽贝克联合制药已顺利通过改制设立、上市辅导阶段,预计将于今年年中顺利挂牌上市。 
  在太和经济开发区内,类似于贝克联合制药这样的靠自主创新踏上崛起之路的医药企业不在少数。《决策》在走访园区另一家中国百强制药企业——悦康药业集团安徽天然制药有限公司时了解到,悦康药业集团投资15亿元正在兴建两家新的子公司,其中年产2000吨头孢类原料药项目7—ACA,采用国际最新的生物方法生产,且产能居全球第一,建成后将直接推动太和成为国际头孢类药专业生产基地。 
  然而一个完整的医药产业链条,除了医药制造企业之外,还少不了销售、物流、设备、包装等配套企业的参与。 
  工商并举,产业集群显现 
  由太和医药经营企业与中国华源集团强强联合成立的安徽华源医药有限公司,主营医药销售和物流业务,2012年销售额突破120亿元,连续10年保持全国单体销售额第一,公司销售行情被誉为全国医药商业的“晴雨表”。 
  2011年4月8日,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视察太和经济开发区,就曾亲临华源医药公司,并指出“华源医药物流园的华药会是国内最大的医药交易展会之一,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太和县也因此成为全国著名的医药集散中心之一。” 
  据统计,2012年,太和医药市场整体销售额达到150亿元,以华源物流为龙头的100余家物流企业蓬勃发展,共同构建了全国最大的医药购销集散中心。 
  不仅如此,《决策》还从太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还了解到,神健化工医药设备、仁济印务、华康药品包装、远景药用包装等多家医药器械制造、医药包装企业都已在开发区内投产或基本建成。他们作为太和生物医药产业的配套企业,很好的延伸了整个生物医药产业链条,也从侧面印证了太和生物医药产业的规模之大和纵深之远。 
  不难看出,太和县医药产业经过数年发展,已经初步实现了依商兴工、工商并举的重要转型,形成了医药生产、研发和医药物流协同发展的相对健全的医药产业体系。一个以药品生产为核心,以药品销售为龙头,以医药包材、制药装备为补充的产业链条逐步形成,辅之以太和全国医药物流集散中心的区位优势,太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雏形已备。 
  服务升级,从“保姆”到“父母” 
  正如前文所说,太和经济开发区用6年的时间将一个县域主导产业上升到省级产业基地的层面,并成功培育出一个出具规模的产业集群,听起来多少显得有些不可思议。作为医药产业“太和式崛起”的主要幕后推手,太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到底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对于开发区内的数百家企业来说,开发区管委会就相当于园区的“大家长”。“要像呵护我们的眼睛一样呵护我们的企业”,这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赵伟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种对待企业如对待亲人一般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不仅让管委会赢得了园区企业的一致好评,也显著增强了开发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开发区软实力的提升增色不少。 
  打造服务型政府,不仅要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做好铺垫和服务工作,更要为成功入驻园区的企业做好长期的、高效的、优质的行政服务。这是很多开发区疏漏或者没有处理得当的一个普遍性问题,“从保姆式服务向父母式服务转变”,赵伟给出了太和人的答案。 
  与要什么给什么的被动“保姆式服务”不同,“父母式服务”更强调服务的主动性,这就要求管委会能够未雨绸缪,想企业所未想;同时主动上门服务,节省企业成本。赵伟谈到服务工作时,用“白加黑”和“5加2”来形容管委会的工作方式,管委会对自身的要求就是“不对企业说不,要像父母呵护孩子一样呵护企业。” 
  《决策》在走访园区企业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了太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良好口碑。华康药品包装有限公司是开发区内一家医药配套企业,主要生产医药包装纸箱、纸盒和药用胶囊,公司总经理康蕾在与《决策》交谈中表示,管委会曾出面组织园区内部药企和配套企业的正面对接,促成产业链上下游的无缝对接,为企业节省了不少沟通成本。 
  而在贝克联合制药、悦康制药等药企巨头入驻后,一众国内知名的医药企业纷纷选择落户开发区,开发区内原先不同类型企业间或杂处的现状难以跟上发展的新形势。为了营造优良纯净的投资环境,更好地为医药企业入驻提供服务,太和经济开发区又规划新建12平方公里的医药产业园及医药孵化器项目,项目包括研发中心、培训中心、检测中心、公共实验室、生物制药园、西药制药园、医药包材产业园等多个专业性园区。 
  “医药产业园及医药孵化器项目的建成,将为园区的企业节省大量科研试验、人才培训等公共成本,同时其本身也是吸引更多医药企业落户太和的一大卖点。”赵伟对《决策》说,“目前园区已投产和在建制药企业共有40家,全部建成投产之后,制药产业将在太和真正形成集群发展势头。” 
  未雨绸缪,规划产业发展 
  围绕打造“全国闻名、特色鲜明的医药之都”的综合发展目标,太和县委、县政府提出要在“十二五”末即2015年,努力实现全县医药工业产值500亿元、医药商业销售额500亿元的“双500亿”奋斗目标,同时力争跨入国家级生物医药和物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行列。 
  为了达成目标,同时保证科学和可持续发展,去年太和县经济开发区委托国家发改委产业研究所、安徽省经济研究院编制出台了《太和县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及《太和县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针对《规划》,《决策》专程拜访了《规划》的参与编印方,开发区设于合肥的智囊机构——太和经济开发区合肥发展中心。据中心副主任吴猛介绍,太和经济开发区合肥发展中心于2012年正式运作,旨在充分利用合肥人才密集、信息密集的优势,解决中高级人才不愿迁往太和的突出瓶颈问题,建立高层次专家顾问团队的经常性工作机制,从而为太和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并打造太和经济开发区和医药产业园在合肥乃至全省的重要展示窗口。 
  “太和医药产业经多年蓄能,发展势头迅猛,集群效应显现,已到厚积薄发、乘势起跳的关键阶段,前景光明。”中心副主任,来自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徐冲教授谈及太和生物医药产业的未来规划时表示,“但在今后一个阶段将面临整体产品层次还不够高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加快推进医药产业孵化器项目建设,是摆在开发区面前的当务之急。 
  “目前,太和县医药产业发展格局良好,初步形成了以药材种植为基础,以原料药、医药中间体、制剂生产为核心,以药品销售为龙头,以药品包材、制药装备为补充的完整产业链。”《规划》编制者之一,安徽经济研究院产业研究所所长周云峰对《决策》说道,“但是自主研发能力相对薄弱、多为西方国家专利到期而承接的转移技术,人才引进难度较大,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将是太和经济开发区实现远景奋斗目标可能面临的几个挑战。” 
  针对《规划》展望的太和县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愿景,以及在发展中可能碰到的一些问题,《太和县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提出了继续强化医药产业的战略地位、打造行业龙头推进医药企业“五十百”工程、扶持优秀医药中小企业发展、强化医药产业发展的人才建设、积极推进医药产业科技体系创新和开发区转型升级等几个方面的应对策略,获得了众多业内专家的肯定。 
  “紧盯政策争上大品种、快速跟进高水平仿制、突出制剂巩固原料药、发展中药推进再开发、依托劳力培育新优势、立足创新高端化发展”,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现状,太和医药人似乎已经给出了一套思路清晰、措施精准的应对方案。
  • 认准易品期刊网

1、最快当天审稿 最快30天出刊

易品期刊网合作杂志社多达400家,独家内部绿色通道帮您快速发表(部分刊物可加急)! 合作期刊列表


2、100%推荐正刊 职称评审保证可用

易品期刊网所推荐刊物均为正刊,绝不推荐假刊、增刊、副刊。刊物可用于职称评审! 如何鉴别真伪期刊?

都是国家承认、正规、合法、双刊号期刊,中国期刊网:http://www.cnki.net 可查询,并全文收录。


3、八年超过1万成功案例

易品期刊网站专业从事论文发表服务8年,超过1万的成功案例! 更多成功案例


4、发表不成功100%全额退款保证

易品期刊网的成功录用率在业内一直遥遥领先,对于核心期刊的审稿严格,若未能发表,全额退款! 查看退款证明

特色服务
杂志社内部绿色审稿通道,快速发表论文
发表流程
论文发表流程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