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免费论文下载 > 综合管理 >
论文服务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政府调节与国际协调

时间:2013-01-19来源:易品网 点击: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政府调节与国际协调
  摘要:政府对经济进行全面调节和干预是当代几乎所有发达资本主义经济的显著特征.由于政府对经济的全面调节和干预部分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单纯追求垄断利润这一生产目的上的局限,部分克服了单个私人垄断资本在规模上的局限,因而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从事某些私人垄断资本力所不能及的活动,可以突破单个私人资本只能进行微观调节,无法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宏观调节的局限,从而在客观上缓解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提高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生产社会化程度.
  关键词:政府;调节;干预
  一、政府调节职能的发展与变化
  总体情况看,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主要是对生产方式的调节.
  首先,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的基础上,利用财政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的总供给和总需求.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货币当局则转向以利息率水平作为中间目标,通过调节利息率达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但不论在哪一时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共同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平衡发挥作用.
  如美国在八九十年代主要运用货币政策,以实际短期利率的调整作为主要手段,在1998年8月,道-琼斯股票指数曾一度从9000点下降到7400点,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三次降息,使股市随后一路上升,当道-琼斯股票指数上升到11000点后,为给股市降温,美联储又连续加息,利率从4.5%提升到5.5%的水平.利率的调整使股指在10000~11000点之间涨跌,基本上稳定了股市.每当美国经济出现较大波动迹象时,美联储就采取果断措施,经济过热则加息,疲软则减息,以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坦福大学的约翰·泰勒称:"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是近年来美国情况特别好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带来的价格稳定本身大概就使生产率得到提高……"但在运用货币政策的同时,美国政府也通过对财政支出的结构性调整、税收政策的改革等加大政府的调节力度,刺激有效需求.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字,自2001年9月28日至2002年1月24日,美国国债平均每天增加10.26亿美元,总额已达到5.9万亿美元.而作为亚洲的资本主义强国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后,为刺激经济,更是注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实行了多项扩张性财政政策措施,1999年11月日本政府又通过了"新生经济对策",在总额为18万亿日元的这项支出中,以7.4万亿日元用于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难,6.8万亿日元用于"社会资本整备",剩余部分分别用于住宅金融、加强物流效率和竞争力、发展IT业等;与此同时,日本银行也多次降低利息率,并试图通过调整基础货币的供应量来增加货币供应量,还增加了国债的购买量.2000年3月,日本银行恢复零利息率政策,并开始实行以通货膨胀率大于零为目标的货币政策.
  其次,西方国家实行一定的经济发展计划,调整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方向和产业布局.
  1.美国政府主要通过实施财政和货币政策影响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对经济实行宏观短期微调.美国政府对经济干预最大的特点是政府从来不制订计划,主要依靠制定和实施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全面的短期干预和调节.财政政策的调节措施主要有税收调节、政府采购、福利政策等,实施的货币政策手段主要有调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中央银行贴现率和实施公开市场业务等.
  主要方式:90年代初的经济衰退和衰退后增长迟滞,使得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克林顿为实现他的目标,提出了"一揽子经济计划",包括短期内刺激经济增长,以扩大就业;增加投资和削减联邦赤字.1995年5月和6月,克林顿政府促使国会分别通过了五年内增税2500亿美元的计划和削减财政赤字4960亿美元的法案.这两点是互相结合的.但克林顿增税的重点是向富人、大公司、大财团开刀,因而立即引起了这些权势阶层和集团的反对,使他不得不放弃原订增税计划,并于1995年10月17日,在休斯顿的一次会议上,为1993年增税表示道歉,以后又表示可以削减资本增值税.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减少赤字的目标呢?所幸克林顿上台时,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使他有可能指望较大规模地削减军事开支.他计划从1994~1997年4个年度内,削减军事开支760亿美元,并减少政府行政开支和某些公共开支.这样,美国民主党政府和共和党控制的国会在财政政策上的基本方向趋于一致,都是靠削减政府开支、减税、减少财政赤字来刺激经济发展.所不同的只是在削减开支的项目和减税的规模上  有差异.
  克林顿的第一届任期内,美经济处于周期增长阶段,经济稳定增长,就业增加,财政赤字明显减少,从1992年财政年度的2900亿美元减少到1996年财政年度的1100亿美元;1997年又减少到230亿美元;失业率下降,1996年底下降到5.2%,1997年又下降到4.8%,达到完全就业水平;物价保持稳定,通货膨胀率一直控制在3%以下.另外,在1993年7月22日,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宣布,美联储决定放弃以货币供应量的增减来调控经济的货币政策,今后以调整实际利率作为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他说,由于美国的投资方式的改变,社会上大量流动的资金很难包括在货币供应量之内,从而使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已经完全被打破.如果仍以货币供应量来作为判断指导经济增长的准则,就会出现失误.美联储时刻对通货膨胀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利率政策属于紧缩型,但为了促进经济增长,美联储又降低长期利率,以搞活民间设备投资,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综上所述:克林顿的经济政策,其基本点是重建财政(减少财政支出、平衡预算) 和降低长期利率.在其第二届任期内实行的仍是这个经济方针,促进了经济增长,抑制了通货膨胀,以比较稳健的步骤实施到2002年平衡预算的计划.克林顿的这套政策,与美国经济的周期性增长合拍,又对缓和某些结构性困难(财政赤字)、促进经济增长,产生了一定的效果,扭转了美国经济的低迷不振状况,活力和竞争力加强.
  美国采取这样的政策主要原因是:首先,在美国,生产的高度社会化和私人垄断资本实力强大的矛盾非常突出.美国社会生产力发达,生产社会化程度很高,同时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的实力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20世纪90年代期间,在美国的制造、金融、保险等企业规模对于经营至关重要的行业中,资产额在2.5亿美元的大公司在行业中的比重可高达70%~80%.私人垄断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使其难以适应生产社会化的要求,必须借助国家的协调和干预.然而,私人垄断势力越强大,越想选择束缚力最小的国家干预方式,也越不能接受中长期的国家计划与调节,哪怕这种调节是象征性的、指导性的.其次,在美国,生产能力无限增长与公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非常尖锐.美国生产能力很强,国内有效需求增长经常落后于生产增长,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也非常激烈.为缓解生产过剩矛盾,美国政府不得不经常运用财政和货币手段制造需求,采购商品与劳务.第三,美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占有的地位,决定了美国不仅要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而且要承担起保卫和扩展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的重任,这是美国政府将军费开支和军工生产作为干预和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的最主要原因.第四,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使美国政府倾向于用间接的、短期的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节.美国政治制度的两个显著特点是:一个是掌握经济权力的私人垄断集团极力把政府权力限制在必要的范围内,这使得政府很少直接从事各项社会事业,对民间事务的干预权较少.另一个是国家的分权程度高,相互制衡原则贯彻较彻底,政府的重大经济举措,往往都是在与国会讨价还价、相互妥协后才得以实施.总之,美国政府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为经常处于危机之中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开拓了一条通过国家干预、人为刺激经济增长以缓和与摆脱危机的暂时出路,从而对其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2.法国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西欧是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理论的发源地,西欧各国不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而且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西欧各国政府在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下面以法国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为例,介绍西欧国家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共同特点.制定和实施中长期全国综合性经济计划为法国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调控的主要手段.相对于美国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而言,制定和实施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是西欧各国政府干预调节经济的共同特点.自二战结束以来,法国政府始终坚持制定全国经济发展计划,计划期限一般为5年,到1997年为止已实施了11个经济发展的综合性计划.德国、意大利、奥地利、瑞典、比利时、西班牙等国也制订类似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政府制订的中长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性计划具有其特点:一是综合性.计划不仅具有经济发展的内容,而且包括社会发展方面的内容;二是明确性与针对性.计划不仅将特点时期内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明确规定下来,而且根据国民经济和特定经济部门在计划期内的主要矛盾和面临的任务,制订出较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措施.
  三是磋商性和指导性.法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由社会各界参与制订,计划的制定过程即为广泛的社会磋商、协商过程.计划主要由政府通过优惠贷款、税负减免等手段实施,很少使用行政命令或强制手段.例如法国财政部曾使用政府设立的"社会经济发展基金",以优惠利率向法国国营或私营企业提供贷款.又如,某些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规定目标相一致的经济活动可获得税赋减免,或获得由政府提供的信贷投入.在20世纪的后半期,国有企业在法国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大,国有企业直接从事的经济活动几乎遍及所有重要的加工工业部门和行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法国政府也同其他西欧国家一样,以全部或部分转让产权的方式对国有企业进行了改造.尽管如此,法国政府仍可利用其持有的股权,对国家拥有股份,尤其是由国家多数控股的公司进行领导和监督,并通过资金投入、利润分配、价格确定等手段,对国家参股公司实施影响,让这类公司为落实国家计划和经济政策出力.法国政府不仅运用财政和货币手段对经济进行短期调节,而且耗费巨额财政资金实行高水平的福利政策,希望通过福利开支制造需求,缓和社会矛盾.西欧各国政府普遍奉行高福利政策,主要包括:家庭补贴、父母补贴、养老补贴、全民健康保险、失业补贴等.由于实行高标准的福利政策,西欧各国政府不得不通过高税收政策,对国民收入实行再分配,这使得西欧各国政府的收入和开支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远远高于美国政府的收支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
  法国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方式的形成与如下因素有关:其一、同最先进的国家相比,法国经济在二战后相当一段时期处于较后进的状态,要缩短差距,迅速实现国民经济现代  化,就得采取措施,协调全国的经济活动,确保有限的资源能集中投入关键性的产业部门.由政府制订和执行计划,就成为满足这一客观要求的前提条件.其二,法国私人垄断资本的力量较弱,在国内无法单独完成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任,在国际竞争中难以加强、提升法国的国际经济地位,不得不较多依赖政府的扶助.其三,法国是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国家之一,工人运动有长期的传统,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以及形形色色的社会改良主义深深植根于法国.二战以后,崇尚改良,主张缓和社会阶级矛盾的政党在法国政坛有强大的影响,且数度执政,有助于法国类型的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方式的形成.其四,国家权力集中,政府积极干预经济生活是法国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就形成的政治特色,战后法国的政治体制继承了这一传统.20世纪以来,市场调控在法国经济中的重要性不断上升.
  3.日本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日本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方式兼具美国或西欧国家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特点,可以说是介于美国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方式和法国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方式之间.战后以来,日本政府主要通过以下举措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调节: (1) 通过制订中长期全国综合性计划指导经济和社会发展.与法国政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比,日本政府制订的中长期综合性计划更具有预测性质,且不具体,对私营和国营企业均无约束力.另外,计划的制订过程也是政府与产业界联系与沟通的过程.
  政府通过制订中长期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公开披露政府对中长期国民经济发展动向的看法,以期在资源配置和重大经济决策等问题上与产业界达成共识与谅解.(2) 日本政府也拥有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但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远低于法国,主要在基础设施、公益、金融、服务等领域经营,以辅助私人资本的再生产运动为目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也出现了在西欧各国普遍出现的国有企业私有化浪潮,日本电讯、日本铁路等大型国有企业相继转换成为产权拥有多元化的股份公司.(3) 日本政府也广泛采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节.例如通过税收优惠以鼓励储蓄和固定资产投资.又如为刺激需求,协调因巨额贸易顺差而趋于紧张的与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日本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通过了为期10年,总额为350亿美元的改善基础设施预算方案,尽管此时日本政府已经债台高筑.此外,日本中央银行也像美国联邦储备银行那样,经常通过调控法定准备金和贴现利率、实施公开市场业务等方式对经济进行宏观调节.(4) 通过实施产业政策规范特定时期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为日本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一大特色.产业政策其实就是战略规划,是市政府为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应付国际竞争而制订的基本战略.战后初期,日本经济几乎完全停滞,国内市场实际上已经崩溃.日本政府决定实施优先恢复煤炭、电力、钢铁等动力和原料工业部门的产业政策,以带动机械、金属等部门的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开始步入高速增长时期,日本政府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化工业部门的产业政策,从而使长期以来相对发展滞后的重化产业部门迅速成为日本经济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为实施通过扩大出口以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日本政府对出口创汇行业的固定资产更新、技术创新长期实行税后和信贷优惠,同时采取各种措施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进口替代产业部门.(5) 政府与财界领导人以多种形式进行接触、交流和磋商,为日本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又一特点.日本"财界"由"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日本经济同友会"和"日本商工会议所"等日本全国性的垄断资本家团体构成,为日本垄断资本的总代表.日本政府在制定重大经济决策时,一般都要同财界领导人"会晤"与沟通,以确保经济决策能最大限度地体现日本垄断资本的利益,而日本"财界"则以"报告"、"恳谈"等形式,向政府表明日本私人垄断资本的立场.
  日本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方式的形成与下述因素相关联:
  首先,19世纪末,日本通过改良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二战前,日本是一个后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工业技术水平和经济结构都落后于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二战中日本又是战败国,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战后,为了实现赶超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梦想,日本政府必须对经济进行积极的、全面的干预和调节.其次,日本的私人垄断资本具有很强的经济实力,能够从经济和政治上抵制政府施加的过多束缚.但是日本私人垄断资本在争夺市场、原料和投资场所的国际经济竞争中并不处于十分强大的地位,需要政府给予有力的支持.第三,在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和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过程中,私人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可能造成比例失调,因而需要政府对之进行约束、规范,或由国家在某些经济领域中直接从事经营活动.日本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也同美国政府、西欧各国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一样,具有抑制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功能的副作用.
  二、各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及其成效
  在美国,克林顿1992年当选美国第42任总统,1996年竞选成功获得连任.在这8年间,克林顿实施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改革,把自主经营、自由经营和国家干预有机地结合起来,推行改革,促进美国经济较长时期的稳定发展.克林顿上台后,与国会达成协议,决定在2002年消灭赤字.政府通过增加投资、推动经济转型和实施增长战略,增加财政收入,削减国防经费和联邦行政开支,取消非生产性开支,鼓励私人投资,美国财政赤字出现大幅下降,1992年,美国财政赤字为2900亿美元,1996年已经下降为1073亿美元.政府还实行稳定、连续、中性的货币政策,坚决制止通货膨胀,将严格通货膨胀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首要政治目标.美联储放弃"相机抉择"等理论,代之以中性的货币政策,让利率水平保持中性,对经济既不起刺激作用也不进行抑制,使经济以潜在增长率在低通货膨胀水平下持久增长.这些做法都促进了美国20世纪90年代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美国对贸易政策也进行了较大调整,由一贯提倡的"自由贸易"转变为实用主义的"公平贸易",把开拓国外市场、扩大对外贸易置于对外战略的优先地位,制定了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国家出口战略",加强政府对出口的干预,积极倡导展开国际经济外交,强化对国内企业的保护,更加严厉地执行"301条款",继续利用"特殊301条款"、"超级301条款",迫使其贸易伙伴开放市场.积极推动双边、区域经济合作,推动贸  易、投资的自由化,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推动实施乌拉圭回合的谈判结果.20世纪90年代美国出口规模不断扩大,促进了美国经济的繁荣.
  在英国,以"新工党,新英国"为口号上台执政的布莱尔,积极推行"新政",对英国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改革.
  在税制方面,调低个人所得税税率,在1999年4月降为10%,为英国20世纪最低点;调高个人所得税的扣税额;实行由纳税人全面申报自核自缴制;调低公司所得税税率;允许新办企业将其固定资产的投资全部列入成本.把降税降负作为刺激经济和体现社会政策的重要工具,对税收制度进行不断调整和完善,以应对新技术革命和社会发展.在政治方面,布莱尔提出"新工党"口号,以树立崭新的工党形象.工党修改了其党章的核心条款,即第四条国有化、社会主义条款.
  为使工党更具广泛的代表性,工党重新调整了与工会的关系,与工会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强调劳资关系的双赢,避免忽"左"忽"右"的做法.制定了最低工资线;接受了欧共体的"社会宪章"中关于工时、假期、企业破产提前告知雇员、在大型跨国公司设立有劳资双方代表参加的咨询服务工作委员会等方面的内容;制定了《雇佣关系法案》,规定了劳动关系调整的基本原则和框架.总体上,工党政府以法律形式重新调整和增加了雇员的个人权利和工会的集体权利.
  在德国,施罗德对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探索.1999年6月,施罗德政府提出了"财政紧缩和税制改革方案",财政路线由扩大转为紧缩,进行了"战后最大的改革".通过降低税收,削减福利,为国家财政减负,搞活劳动力市场,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德国的竞争力.针对德国经济社会改革,施罗德还提出一揽子改革计划,包括劳动力市场、经济政策、医疗卫生、税收以及养老金制度等多个方面.福利改革方面,一是缩短失业金的发放时间;二是降低失业救济金,最终使失业救济金与社会救济金合二为一,从而迫使失业者尽快找工作,并为国家节省福利开支.劳动力市场改革方面,德国成立了全国性"劳动联盟",由联邦政府、雇主协会以及工会代表等各方协商制定劳资政策和方针.一是促进公共投资,促进经济发展;二是制定灵活的工资政策,要求劳资协议双方在将来能够给企业更多的调整劳资协议的可能性,制定工资时要特别考虑个别困难企业,要求成功经营5年以上的企业加强职业培训工作.在经济政策方面,改革《手工业法》,给青年人以创业机会,增加竞争,开辟就业和个体劳作的新形式,增加就业岗位;松动《解雇保护法》,放松对企业在解雇工人方面的种种限制;推出联邦政府优惠借贷,促进地区投资计划和私人房地产的发展.
  此外,德国还进行医疗卫生、养老金和税制改革.降低法定医疗保险金的金额,同时减少医疗保险的范围和种类,个人承担部分医疗费用;减慢养老金增长的趋势并将重新确定养老金交纳的数额和形式;降低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税率.
  政策成效: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调整产生了一定的效果.自1997年5月工党政府上台以来,英国经济一直保持稳定增长.英国的通货膨胀率、长期利率、失业率都维持在较低水平,英国经济克服了世界经济衰退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实现了稳定增长,出现了几十年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并经历了过去200年英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最长的经济持续增长期.
  三、国际经济协调能力增强
  国际经济协调是由于各国间经济矛盾而产生的国与国之间互相磋商协调与联合的行动,是世界经济整体性特征的重要表现形态.当代的国际经济协调包括贸易政策协调、汇率政策协调、货币政策协调和财政政策协调.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是发达国家经济协调的重要途径.20世纪90年代的世贸组织的成立以及其他的协调组织也起着协调的功能.
  1.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衰退、国际债务危机、国际贸易与国际收支失衡等问题并未根本解决,并不时爆发出新的问题.
  目前以WTO、IMF、世界银行为核心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正发挥着巨大作用,今后其作用和协调范围等还将进一步扩大.由于国际协调机制仍存在许多缺陷,有必要对它进行某些调整,这也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重要内容.在调整现有国际协调机制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发展、互利、自主、协商、平等的原则,以求建立较为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1) 加强多边国际协调,增强各国的抗危机能力,在更大范围内消除各国经济政策的摩擦,促进世界经济的结构调整,排除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障碍.应充分利用联合国较完备的经济组织,进一步扩大它的协调作用,进行相应的机构调整,使之成为促进南北关系、全球对话、对世界经济进行全面协调的主要场所;扩大IMF份额和世界银行资本额,建立世界发展基金,切实增强国际金融的协调能力;逐步扩大WTO的协调范围,同时加强其监督、约束力,使之成为国际贸易领域拥有真正决定权的权威性全球组织,并逐渐与IMF、世界银行等共同组成全面覆盖和调节世界经济运行的全球性经济协调网络.(2) 促进资金、技术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缩小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单凭自身的力量,发展中国家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明显发展.为了促进资金、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今后应当扩大发展中国家在IMF、世界银行的份额,增加对它们的贷款,积极敦促发达国家执行联合国国际发展战略目标.(3) 促进世界生产布局的调整,加强对跨国公司的管理,克服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单一、工业生产落后的状况.发达国家也应加速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减少国际工业布局改变所引起的经济摩擦和阻力.发达国家还应进一步对发展中国家工业产品开放国内市场,建立针对跨国公司具有监督管理职能的合作体制.(4) 改革国际贸易体制,维护和推广多边自由贸易体制,增加发展中国家参加初级产品销售、运输的比重,纠正贸易中的不平等交换,维护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出口的利益,取消对发展中国家的进口数量限制和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补贴.应尽可能降低贸易集团的排外性,使它们与WTO体制相协调,在创造区内贸易机会的同时,不排斥同区外的贸易.(5) 改进汇率制度.目前浮动汇率制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运行的不稳定因素,人们虽然只能接受目前浮动汇率制的现实,但可以考虑对主要货币的汇率设立波动范围,通过对外汇市场的联合干预,将现实汇率波动稳定在目标区范围内.这样既能保持汇率弹性,又可避免过度波动.  这就要求发达国家增强对外汇市场进行大规模干预的能力,在运用货币政策调整国内经济时实行自我约束.(6) 建立有效的国际收支政策协调机制.目前储备货币国家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缺乏清偿能力以及逆差国与顺差国承担国际收支调节责任的不对称,是国际收支调节中存在的两种非对称性.为了改变国际收支调节的非对称性,应适当增加储备货币国和顺差国的调节责任.新的调节机制必须充分发挥IMF的作用,以IMF为中心并加以完善.
  2.各种地区一体化组织纷纷成立并逐渐壮大人类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增长趋缓,随着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谈判陷入僵局,全球化进程出现曲折,却促进了双边贸易和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缔结,从而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发展.
  (1) 欧洲联盟:欧盟是成立最早、运行时间最长、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也是迄今为止影响最大的、最具有活力的、最成功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它以德、法两国为核心推动力,以制度化合作演进为其基本特点.它不仅突破了国别的限制,形成了统一的欧洲大市场,实行货币交换、商品流通、人员流动、服务四大自由,区内自由贸易已经达到迄今为止世界上区域一体化的最高水平.
  1993年11月,欧共体深化为欧盟,有15个成员国.2004年5月1日,发展成为27个成员国,总人口近5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40万亿美元,已经超过美国.世界500强中有160家欧盟企业,吸引世界投资总额3200亿美元.
  (2) 北美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国组成,是在原美国、加拿大自由贸易区基础上的扩大和延伸,美、加、墨三国于1992年12月12日宣布成立了一个横跨北美洲的自由贸易区,并于1994年1月1日起实行.它取消了关税和大量关税壁垒,使区域内贸易获得了迅速的发展.1993年至1998年,三国的三边贸易额由3010亿美元猛增至5280亿美元,5年间增长75%.投资和金融自由化规定的实施刺激了区域内投资增长和资金流动.如美国从1994年到1998年,就业增长了7%,加拿大增长了10.1%,墨西哥增长了22%.1994年底,美国又提出了"全美经济联盟计划",主张以美国为核心,以加、美等自由贸易区为基础,把北美区域经济集团化的防卫推向了整个美洲,组建北至阿拉斯加,南至阿根廷的全美经济集团.西半球34个国家领导人会晤一致同意用10年时间把北美自由贸易区扩大为美洲贸易区,2005年正式启动.它成为拥有8亿人口及世界1/3经济规模的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3.国际经济协调未来发展态势(1) 美国:企图在世界各地建立由他控制的自由贸易区.除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美国还于2003年12月与中美洲的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尼加拉瓜等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美国把这一协定看作是"通往美洲34国自由贸易协定"的里程碑,在东亚,美国已与新加坡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试图与东盟其他成员国单独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打算从2004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1日的十年间等阶段同中亚国家谈判,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最终建成美国-中东自由贸易区.这是"各个突破"的方式,最终是要在世界各地建立由他主宰的自由贸易区.
  (2) 日本,于2003年3月10日与东盟签署协议,将在2012年前,同越南等4个比较落后的国家在2017年缔结以自由贸易协定为中心的"全面经济合作协议".同年12月11日,日本与东盟10国举行高峰会议,签署了"东京宣言","寻求建立一个东亚共同体",并加盟了东亚友好合作条约,要在2012年建立自由贸易区.
  (3) 欧盟实行"东扩",并继续沿着深化一体化的道路发展.欧盟已扩大到27个成员国(至2005年4月25日,欧盟发展50年),总人口已趋4.8亿,国民生产总值12亿万美元.
  与此同时,欧盟与墨西哥、南美国家和亚洲地区积极进行经贸合作的谈判和协商,扩大贸易合作的地区.
  
  • 认准易品期刊网

1、最快当天审稿 最快30天出刊

易品期刊网合作杂志社多达400家,独家内部绿色通道帮您快速发表(部分刊物可加急)! 合作期刊列表


2、100%推荐正刊 职称评审保证可用

易品期刊网所推荐刊物均为正刊,绝不推荐假刊、增刊、副刊。刊物可用于职称评审! 如何鉴别真伪期刊?

都是国家承认、正规、合法、双刊号期刊,中国期刊网:http://www.cnki.net 可查询,并全文收录。


3、八年超过1万成功案例

易品期刊网站专业从事论文发表服务8年,超过1万的成功案例! 更多成功案例


4、发表不成功100%全额退款保证

易品期刊网的成功录用率在业内一直遥遥领先,对于核心期刊的审稿严格,若未能发表,全额退款! 查看退款证明

特色服务
杂志社内部绿色审稿通道,快速发表论文
发表流程
论文发表流程
专题推荐